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概况

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隶属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瞄准卡脖子技术,组织科研骨干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以“三个一”为核心举措,即:针对一个重大问题,派驻一批师生分队,深入一个领军企业,助力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将科研攻关实验室直接建在企业,科研攻关骨干研究在企业,学生培养在企业;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加强成果转化,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实验室现有四个研究方向。

方向1:盲信号检测理论与方法,针对制造环境下全面感知中存在未知的盲信号,为构建全流程可视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和未来制造系统全面可靠感知的需要,设立该研究方向;

方向2:精密检测技术与装备,针对制造环境下智能检测和可靠感知,形成大闭环的制造系统,研究智能精密检测技术和装备,提升造业的精度和可靠性。

方向3: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未来基于CPS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必须融合制造环境下的各种信息,并通过智能信息处理手段,提升系统的智能性;

方向4:制造物联技术与系统,集成现有的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化软件,构建智能化的制造系统,推进产业发展。

四个研究方向突出了前期研究工作的特色,契合实验室发展策略,为实验室未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020年,实验室面向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针对盲信号智能检测、精密检测技术与装备、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制造物联技术与系统等研究方向取得若干重要进展,共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98篇,中文核心论文32篇,授权发明专利50项,各项成果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基于知识自动化的注塑成型知识表达、人机混合增强学习、工艺知识关联决策推理、工况评估与自治自愈等关键技术;联合国家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博创公司,研发注塑过程状态感知、产品缺陷检测、工艺参数反馈优化等模块与系统,构建了注塑成型知识自动化系统。

联合博创承担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重大专项,构建注塑成型智能工厂,获得行业唯一一家“中国制造2025”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成为行业标杆;构建的“注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56万台工业设备,成为注塑行业唯一的工业互联网国家标识节点,发码量超18亿,服务于颖宝三星、晨光、福耀玻璃等300余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疫情期间,研制的心电检测及监护系统应用到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共3000余台套;被《人民日报》以“广工大携手深圳理邦攻坚克难”、《光明日报》以“广工产学研成果投入战‘疫’一线,筑起心电观测防护墙”为题以及新闻联播、香港文汇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

(数据更新至2021年05月11日)